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鐵有痕、踏石留印的勁頭,明確時間表、路線圖、施工圖,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。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、高排放項目要堅決拿下來?!?
總書記的講話,再次釋放出嚴格控制高耗能、高排放項目建設的強烈信號。這也要求我們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堅定決心,堅持減污降碳協同推進。
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,一些地方對“兩高”項目仍然割舍不下。綜觀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公布的幾批典型案例,一些地方不顧資源稟賦,盲目擴大產能的“兩高”項目逐漸浮出水面。比如山西晉中市,未批先建、違規上馬5個大型焦化項目,焦化企業違法排污、與民爭水,造成附近居民用水困難;安徽固鎮縣化工、煤電等項目違法開工建設,區域環境質量底線屢遭突破,對淮河水生態環境造成威脅;河南省安陽焦鋼比居高不下,截至2020年底,安陽市焦化產能(含在建)達1020萬噸/年,焦鋼比為0.58,比國家要求的0.4仍高出45%。類似的問題還有不少。
這充分暴露出,有些地方的領導干部政績觀出了問題,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要求拋在腦后,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口號喊得震天響,落實起來輕飄飄。在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上,仍然在走先污染、后治理的老路,為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大開綠燈、一路通行,給當地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減污降碳制造人為阻礙。還有個別地方和相關部門對嚴控“兩高”項目說一套、做一套,層層把關卻層層失守。殊不知,這些“兩高”項目一旦落地,不僅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,也會對二氧化碳減排以及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帶來嚴峻挑戰。
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要求,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。各級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行力,對“國之大者”心中有數,把貫徹黨中央精神體現到謀劃重大戰略、制定重大政策、部署重大任務、推進重大工作的實踐中,經常對標對表,及時校準偏差。嚴控“兩高”項目,首先就要嚴控決策關口。要變革傳統發展思維慣性,堅持正確的生態觀、發展觀,把碳達峰、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,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,把環境容量作為環境準入的門檻,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,堅決不要黑色的GDP。
綠色發展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舉措,是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?!安环弦蟮母吆哪?、高排放項目要堅決拿下來”,是一場大仗、硬仗、苦仗。要以硬措施、鐵作風堅決減污降碳協同推進,確保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。從嚴從緊從實嚴控“兩高”項目上馬,嚴格控制“兩高”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用地、用電、貸款。同時,對于默許縱容“兩高”項目上馬、為“兩高”企業大開方便之門的相關人員,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,決不姑息縱容。